时间:2025-05-27 07:36:50 作者:跨越3000余公里,他们为西藏自治区孩子点燃“心”希望 浏览量:83194
中新网济南5月26日电 题:跨越3000余公里,他们为西藏自治区孩子点燃“心”希望
记者 赵晓 王峰
“放心吧,等孩子顺利做完手术,就能摘掉‘先心病’的帽子,像正常小朋友一样生活。”5月26日,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(济南市中心医院)心外科主任张锋泉站在病床一侧,俯身听诊小桑(化名)的心脏,并向他的妈妈宽慰道。
小桑今年1岁多,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。一周前,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专家的带领下,他与3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抵达济南,准备接受免费的手术治疗。
“得知孩子患有心脏室间隔缺损,感觉天塌了。”小桑妈妈受访时说,5月初,中心医院的医生到日喀则义诊,孩子在现场确诊为先心病。联想到孩子身体素质差、平时易感冒等情况,她也才找到原因。起初非常担心,但当被告知可以通过手术治愈,她毅然带孩子到济南接受治疗。
在中国,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6‰至8‰。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日喀则市,因海拔高、氧气稀薄,导致先心病发病率较高。
今年5月5日至20日,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专家团队飞抵西藏日喀则市,辗转8个县区,跋涉3000余公里,开展“鲁藏一家亲 共圆健康梦”先心病筛查救助行动。这次行动从2000余名儿童中筛查出确诊先心病并需要手术的患儿,共计50名。
“首批32名患儿跟随医疗队返回医院,正在接受手术治疗。上周五(5月23日),我们已经为其中的12名患儿顺利做完介入封堵手术。”张锋泉介绍,医疗团队遵循“先简后难”的原则安排手术,计划用两周左右时间完成所有救治。
面对情况相对复杂的患儿,张锋泉团队善用微创小切口技术,以降低损伤。“传统先心病手术需正中开胸,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患儿病情,采用侧胸小切口,如右侧第四肋间4厘米切口。这样减少创伤、不损伤胸骨,还能让患儿更快恢复、术后刀口更美观。”张锋泉表示。
在张锋泉看来,先心病救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避免因心脏疾病导致患儿发育迟缓,甚至出现神经发育障碍。“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接近正常人,大多数可实现根治。”
部分偏远地区的先心病患儿会因发现较晚而延误病情。为减少“生命缺憾”,从2020年起,在山东省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、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支持下,该院连续6年开展日喀则市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,累计为上百名先心病患儿免费手术。
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,医护人员克服严重高原反应、水土不服、语言不通等困难,护佑西藏自治区孩子生命健康。“每次筛查行程都很紧凑,刚下飞机,转身就投入工作。边吸氧边听诊是常态。”6次进藏参与救助行动的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张鹏飞说,真情的传递是双向的。当地民众一次次用洁白的哈达,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意和祝福。
谈及令他印象深刻的患者,张鹏飞想起首次进藏筛查时遇到的18岁男孩。“他的病情极重,法洛四联症合并多种并发症。家人多方咨询,因为手术风险高、花费大而让病情不断延误。家人和孩子都觉得没有治疗希望了。”张鹏飞回忆道,因男孩超龄,团队向上级申请特批他纳入救助行动。由于病情重,他的手术方案经团队反复讨论后实施。
张鹏飞说,庆幸的是手术非常成功,男孩康复出院,之后考上医学院校,并顺利毕业、参加工作。“男孩专门给张锋泉主任拍视频报平安,还寄来感谢信。”
这样的“护心”故事不胜枚举。多年来,济南市中心医院致力于先心病儿童的筛查和救治。专家团队的足迹遍布西藏、新疆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和自治区以及山东省内各地市,累计筛查万余人。
“作为山东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,医院有能力、有义务发挥自身优势,向偏远地区输送优质医疗资源,帮助更多疑难病症患者摆脱疾病困扰、回归正常生活,为促进民族团结、推动区域均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”济南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苏国海如是说。(完)